单位组织我们前去延安参观学习,得到通知后,我想到了三年前“朝圣”的情景。那次,我是怀着迫切和激动的心情前往延安的。因为打读小学的时候,每当捧着课本念着“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时,心中对那里充满了无限的想往之情。感觉那里是旖旎风光一派,是一个宁静、祥和、幸福的地方。长大后,随着对中国现代史的进一步了解,知道了延安曾是我们党和军队的指挥中枢和战略后方,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基础。加之后来在看描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题材的影视剧时看到了许多反映延安的精神面貌和风土人情的场景,因此,延安这块圣地成了我无时不仰慕和想往的地方。
为了满足自己数十年来积淀的心愿,看一看延安那伟大的容颜,嗅一嗅它那不朽的气息,摸一摸它那让多少人激情澎湃的心脏,感受一回它那圣地的风范,我和几位朋友自驾特意奔向了延安。那天,延安近在咫尺的时候,我怀着欣喜的心情不禁默默的念诵起了贺敬之先生的诗《回延安》:心口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档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诗里表现出诗人故地重游的格外激动心情,以及对自己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的深深眷恋。我不禁也被诗人的情绪所感染,念着念着心中越发难以平静。
车风尘仆仆地驶进了延安城,这才感觉到眼前的延安和我心中的圣地延安有多么大的出入啊!我心中的延安是:黄土高坡上红旗招展,歌声嘹亮,一座巍峨的宝塔高耸入云端;宝塔山脚下,宽阔蜿蜒的延河里流淌着被阳光照射下闪耀着粼粼波光的河水。河滩边,扎着腰带,打着绑腿成排成行的战士们在练瞄准、刺杀;条石砌成的延河大桥上不停的走过投向这里的先进知识分子;离延河的不远处便是枣园和杨家岭,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便在那里把灯看图,指挥着千军万马进行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然而,眼前的延安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也在变化和发展,但很不尽人意。仅有的三条街道沿汾川河和延河而建,且交通拥堵无绪、建筑杂乱无章,街面卫生很差。加之城区被三座黄土高坡围着,风乍起,满城沙粒。虽然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车声、人声喧嚣一片,商业气息很浓,但还是让人觉得这里发展缓慢,人民生活贫穷落后,与国家三十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很不相匹配。再从历史的遗迹保护角度来看,那就更加令人失望;遗迹和新修的水泥建筑混杂在一起,倒像是一件补丁满身的百衲衣。延河没有了河滩,用条石砌成了一条渠,渠里几近干枯,不见“清清延河水”更听不到其涛涛声;除了宝塔山上那座塔,以及掩映在现代建筑中的枣园、杨家岭的窑洞还能给我们留下依稀的记忆外,其它,确实看不出那段历史感来了。驱车离开延安时,我心中很是郁闷。延安让我不去不甘心,去了心不甘的心情。
也许红色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对那段历史的缅怀,对那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睹物思人,思人激情;不在于要给我们留下什么恢宏、惊世骇俗的东西,也并非要把那段金戈铁马的场景历历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延安作为红军长征选定的最后落脚地,中国共产党首脑和指挥中枢在此驻扎十三年之久,他们在这里运筹帷幄,作出了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这里的广大军民在那个极其残酷的条件下用鲜血和生命哺育了中国革命。这里又是毛泽东思想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地方。毛主席关于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军事、党建、哲学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著作大多是在延安撰写而成的;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在这里。在党的历史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也是在延安实现的。就是说中国共产党在那个时期的一系列伟大创举都出自在这里。延安不仅在上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我相信在我们的子子孙孙心目中都是神奇、伟大、神圣的地方。 因此,怎样保护完善好延安的革命遗址和延安圣地的形象,怎样使延安精神和延安风貌得以有机的结合和展现;怎样做好延安的红色经典旅游和延安的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后人所要思考和努力的事情。延安作为革命老区,它为中国革命付出得太多太多,解放后,特别是国家高速发展、国泰民安的今天理应获得强有力的扶持。虽然,延安比起过去有了长足的发展,有了铁路,有了高速公路,也在进行城区的改造建设,但是,离我们心中的延安还差得太远,还很不到位,需要投入和建设的东西还很多。希望有一天圣地延安能够重新找到它的风骨和气度。
2010.5.26.